close

    台南-赤崁樓 2013.08.28

赤崁樓為國家的一級古蹟,乃荷蘭人於西元1653年創建,原稱普羅民遮城(Provintia荷文為永恆之意),漢人則稱之為「赤崁樓」、「番仔樓」或「紅毛樓」;雖然「赤崁樓」已歷經明、清、日據時期,至今仍大約維持原貌。

 

DSC04166

DSC04179

DSC04172 

DSC04178

DSC04173

赤崁樓前有九座清代石龜馱碑,為清乾隆五十三年〔一七八八〕年讚賞平定林爽文之役之記功碑,碑以花崗石所雕,碑首雕雙龍,碑文滿漢各四邊,二者合壁一篇,所有碑是立於狀似石龜之贔屭上。傳說馱著碑的其實並非龜,而是龍九個兒子之一,名為『贔屭』 (ㄅㄧˋ ㄒㄧˋ)善駄重物,因此常被用來做為碑的底座。

 

DSC04155

 

DSC04158

 

DSC04162

 

DSC04169

 

DSC04253

 

DSC04256

 

 DSC04264

 

 

DSC04268

 

「斷足石馬」的雕像有一傳說是因石馬入夜後會化作妖怪騷擾百姓,所以才被斷足,成為現在的模樣。

 

 

花瓶形門洞相當別緻,代表平安之意。

DSC04188 

DSC04187

閣樓之中,海神廟位於南面,文昌閣位於北面,二者屋頂均是重簷歇山的表現,重簷之間實即為二樓部分,繞以綠釉花瓶欄杆。海神廟目前懸以〔赤崁樓〕門 匾,內部當作赤崁樓之展示館,東面之花瓶形門洞,相當別緻。

 

DSC04195

 

DSC04197

 

 DSC04194

 

清初台江尚未淤塞前,浪濤可直達赤崁樓下,「赤崁夕照」是當時著名的台灣八景之一。

早期的臺南市西部是一片汪洋,稱之台江內海。內海西緣沙洲環繞,其中位居鯤鯓之首的一鯤鯓(即今安平區一帶),是西拉雅平埔族臺灣社的聚居地。臺江東岸則是平原區,是平埔族赤崁社所聚集的地方。

DSC04204 

DSC04208 

IMAG0725

DSC04206

 

 

文昌閣內供奉的魁星爺,手握墨斗與硃筆,古時供書院內之師生膜拜,

以保佑金榜題名,據聞非常靈驗。亦吸引現代學子許多考生前往祭拜,祈求金榜題名。

 DSC04215

 

屋頂兩側的簷獅造型奇特,據傳具避邪功能。

 

 

海神廟、文昌閣建築外觀盡是華麗的「歇山重簷頂」,屋頂簷角極長,向外的起翹弧度相當優美,

尾端「鯉魚翻躍」的藻飾,口吐水波,捲捲外湧,構成一幅生動活潑的圖像外,還有噴水防火、保護平安之意

DSC04210

DSC04192 

赤崁樓旁邊還有另外兩座一級古蹟,祀典武廟與大天后宮,

一級古蹟的密度不可謂不高,進入武廟亦記錄古蹟的文物。

 

武廟旁台南紙雕藝術家魏俊邦為國寶級大師,從魏俊邦的紙塑作品中,

可以感受到大師豐富的想像力,以及細心與耐心塑造出來的菩薩。 

 

 

(大天后宮又稱臺南大媽祖廟),為臺灣最早的官建祀典媽祖廟。

 

赤崁樓旁邊著名美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eresa 的頭像
    Teresa

    光行者的靈魂旅程

    Teres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