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手也是一種愛
當你向孩子提供幫助時,他們會不停地「解讀」你。
孩子天生就能非常敏銳地覺察到話語背後的情緒,可以感受到你隱藏的恐懼或批判,
然後他們會對這個情緒而不是你的話做出反應,於是就顯得叛逆、不可理喻。
每個孩子都是爸爸媽媽的心甘寶貝,從出生開始一路細心的呵護,
總希望寶貝平平安安、健健康康長大。
因此在孩子成長的路程,我們總是盡力想要幫助孩子度過每一個階段,
於是開始用自己過去所經歷的、所欠缺的遺憾,來對孩子下了指導棋。
甚至常常警告孩子,這樣不行、那樣不通,「用我知道得比你多」的方式管教孩子,
理由總是說:希望讓孩子免於受傷。
但,孩子喜歡嗎?可以接受嗎?
想想,我們小時候被約束時,我們的內心在抗拒什麼!
這天,因為上台北的時間太早,需讓孩子獨自一人在7-11等20分再進去學校。
我的內心非常的煎熬,總是一直不停對孩子叮嚀,要等導護媽媽來再進去,
或看到同學再一起進去,要看著綠燈才可以走………
老公出聲制止我說:相信他可以的,妳一直不停跟他說,本來他不害怕的都跟著妳怕起來了!
同事都安慰我,孩子都這麼大了,該放手讓他獨立!
而從孩子的眼神裡我才發現,我將擔憂的情緒傳達給孩子,讓孩子也感到不安。
我對孩子笑一笑,拍拍他的肩膀,告訴他:我相信你一個人可以的。
其實,孩子需要父母的信任和安慰。
「相信我,讓我做自己。讓我去犯錯,讓我在跌撞中前行,但對我保持信心。」
當你出於信任而與孩子連結,等於鼓勵他們信賴自己的直覺,
這樣可以幫助他們做出讓他們感覺很好,你也可以接受和理解的決定。
愛不可以太少,也不可以太超過………
讓愛是一種甜蜜,但不要變成是一種負擔……….。
相信孩子,放手才能讓他變得勇敢、更茁壯……..!
放手! 可以讓我們跟孩子愈來愈親密、距離愈來愈短。
2011/03/18 21:36